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家庭服务业发展。国务院在2010年9月1日就发展家庭服务业提出五项政策措施;2010年9月26日,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指导意见》;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将家庭服务业的发展列入其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家庭服务业。 在各级政府主导和支持下,在各地家庭服务行业协会的全力推动下,我国家庭服务业在数量、规模、服务种类、教育培训、规范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家庭服务企业60余万家,从业人员近两千余万。但从中国家庭服务业发展过程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状与困境 整体从业观念陈旧落后。家庭服务业作为从传统“保姆”发展起来的新行业,尚未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从事家庭服务行业,受“侍候人”“低人一等”等旧观念的影响,被社会上一些人看不起,没有得到一些用人家庭应有的尊重,也使一些劳动者,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不愿从事这个行业。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社会上很多受到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又不愿意加入到这个行业,导致整个行业的活力不足。更主要的是大多从业人员把家庭服务工作当为暂时的谋生手段,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 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低下。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60%以上,也有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比例也达到40%。而我国整个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才占26%,从事家政服务的比例则更低。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扩大,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的家庭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如,家庭生活逐渐松散、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空巢家庭”“丁克家庭”“单亲家庭”“单身家庭”的比例越来越多,家庭领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家庭对家庭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一方面是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极其有限的市场供给,加剧了家庭服务业的供需失衡。据统计,中国目前的家庭服务需求满足率未超过10%。 家庭服务业的服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导致家庭服务业全行业的服务水平比较低。以北京为例,40余万名家庭服务人员中,农村籍外来家政服务人员占90%,初中文化以下占84%,上岗前接受过家政服务业务培训的不到30%,取得岗位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不到15%。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低,成为制约整个行业水平发展的主要瓶颈。 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技能需完善。家庭服务员普遍文化程度低,大部分人在上岗之前没有参加过培训,服务质量不高,甚至出现事故,有的人还在职业道德上出现问题,无法保证工作稳定。加之缺乏统一标准和相应教材,师资欠缺,家庭服务的专业培训开展不足,培训质量不高,致使家庭服务员素质良莠不齐,用户对家庭服务员提出的素质要求难以实现。由于没有实行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家庭服务员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整体素质难以提高。 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填补。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没有专门规范家庭服务业的法律法规,缺乏行业标准和服务质量标准,家庭服务业相关政策也不够完善。 一些家庭服务中介机构运作不规范,乱收费,缺乏后续服务,在服务人员信息资质和用户家庭安全方面均无保证。非法中介机构损害用户和服务人员权益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家庭服务业健康发展。家庭服务就业实体的发展需要加强引导规范和扶持帮助。 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权益保障机制急待健全。家庭服务供求双方、家政服务公司与服务员及用人家庭的责权利不明确,有的服务协议不规范,有的不愿意签订服务协议,导致双方权益保障没有依据,家庭服务员与用人家庭发生争议难以处理。由于从事家庭服务工作自身权益和个人安全无保障,社会保险不到位,致使供求双方均存在后顾之忧,家庭服务行业发展受阻。 二、结合国情寻找发展新路径 我国的家庭服务业发展应从战略的高度,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新型的劳动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和社会观念。由于社会对家庭服务业的了解仍然停留在陈旧的历史印象当中,对家庭服务业新的动态和趋势了解不够,导致一部分人对家庭服务业和家庭服务员存在偏见。应通过新闻媒体和一些公共平台,对家庭服务业和家庭服务员进行正面宣传和嘉奖,树立和宣传先进人物,提升社会对这个行业和从业人员群体的认同。加强行业协会在行业发展中的“平台、窗口、桥梁”作用,促进行业规范与健康发展。 家庭服务业“散、小、乱、差、难”现状很大程度上在于缺乏行业标准和规范。一方面,政府要从法律法规层面制定一些宏观性的行业管理办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明确行业协会在教育培训、标准制定、持证上岗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保证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运作相结合,进一步推进家庭服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建立家庭服务业新型劳动关系和市场准入制度。明确行业协会为行业的管理主体,在保持现有的工商、民政、人社部门分别审批的基本体制下,设置行业准入制度,由行业协会建立行业准入标准,在获得行业协会颁发的资质认可的基础上,再到相关部门办理审批注册登记。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家政服务分级培训体系。由家庭服务行业协会牵头,组织相关家政服务企业、中(高)级职业技术学校(院)制定“家政服务企业分类别、服务人员分等级培训体系”,明确各类别、各等级家政服务员应具备的文化素养、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以规范服务为导向,实行家庭服务培训认证制度。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推行家庭服务企业职业经理人模式。鼓励家庭服务业的多元投资结构,实行家庭服务企业的投资与经营管理相分离,实现职业经理人制度。由职业经理人来管理经营家庭服务企业,把家庭服务企业做大做强。政府出台政策,鼓励行业协会牵头和相关高等院校联合开展家庭服务企业职业经理人培养与培训。 实现家庭服务业的电子商务化和信息服务网络。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应不断开拓思路,探索家庭服务业的网络化与电子商务化的新模式。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年轻化、高学历化将是一个必然趋势。中国每年有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只要能够转变就业观念,改善市场环境,创造适合高学历人才的岗位,可以将大量的优秀青年引入家庭服务行业,增加家庭服务业的新鲜血液,提高整个行业的朝气与活力,充实行业的人才储备,提升行业的人员总体素质水平。 整合资源走集团化发展的道路。现阶段中国的家庭服务企业普遍规模小,服务低端,大规模、高层次的行业龙头企业很少。由于企业普遍规模小,承受风险的能力小,在员工的培训和规范化管理方面的投入少,导致家政服务员的稳定性差,流动性大。同时由于大量散落的小规模家政公司的存在,公司之间的恶意性同质化竞争严重,企业的生命力与盈利能力不强。家政公司的现状,一方面使得家庭服务员的归属感不强,职业自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家政公司难以发展壮大。通过引入风险资本,可以将小型家政公司资源重新整合,形成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把企业规模做大、做专、做精、做强,增加企业的公信度和知名度,提升员工的自我认同感,还可以将行业内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再分配,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引入国外家庭服务业管理人才,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明确行业协会在教育培训、标准制定、持证上岗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保证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运作相结合,进一步推进家庭服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创造条件发展家政服务高等教育。目前,美国有近千家大学开设有“家政系”,还有很多大学专门设立了“家政学院”,培养家政专业的研究生、博士生。在美国,家政行业规模庞大,而且吸纳了大量高学历就业人口。菲律宾有200多所院校开设了家政本科教育。在欧洲、日本等发达地区,家庭服务行业有数千万就业人口。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发达国家已经从整个产业链的各个节点开始有针对性地培养产业人才,从高端的企业管理人员到终端的家政服务员都有不同层次的培训和教育,为家庭服务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保证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我国目前只有20余所中等专科学校和近30所高等职业学院开设了和家庭服务有关的专业。专业教育基础较差、起步较晚、水平滞后,家政专业人才十分匮乏,这也是家庭服务业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建立劳务对接机制,发展员工制企业。应加强需求城市与劳动力输出地的劳务对接。同时,积极倡导在原属地开发劳务资源,引导城市剩余劳动人口从事家庭服务业。 从家庭服务业的发展考虑,应逐步建立新型的家政服务关系,建立互尊互爱的劳动关系。员工制企业符合家庭服务业发展产业化的现实要求,可以理顺家政公司、用户、家庭服务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提供个性化与标准化的服务,整体上可以提高家庭服务市场的份额与服务附加值等 |